亲爱的未来新生:
展信佳!
在这个极为特殊的庚子春天,我们以这封家书问候新的小伙伴们。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学院50多名中外教师、400多名学生、1200多位校友以及我们全球60多所国际合作院校的同仁们,向首批通过网络入学测试、即将收到入学通知书的你们表示祝贺!欢迎加入国际学院的大家庭!
加入国际学院,意味着你已经或正在做一种选择。1835年,一个面临升学和就业压力的年轻人,写了一篇题为《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的毕业论文。他在结语中写道,“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学习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他叫卡尔·马克思。
00后的你们,如今也面临人生求学道路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必将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而每一种经历,都可能改变你的人生。
此刻,一场空前的疫情灾难正在席卷全球。你们中的很多人,生于非典,又在成人之际遭遇新冠。这正是瞬息万变的造物世界,给你们这一代的难忘经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你们总是听到老生常谈,00后有幸生在一个“大时代”。
时代到底离你们有多远?比你能想象的还要更近。
这些天,朋友圈都在热转援鄂医护人员收队凯旋的视频,脱下防护服的他们相拥而泣,泪别武汉。白发苍苍行军礼的老兵、武汉街头的阵阵掌声、小区阳台上传来的欢呼感谢,都在为这些白衣执甲的白衣战士点赞。
据统计,这些逆行者中1/3都是90后00后,比你们大不了几岁。网友们这样留言:“哪有什么白衣天使, 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 学着前辈的样子, 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
一袭白衣有多重?
你们入学南广后,我想带你们参观大学城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逸夫医院。这家医院就在南医大的校区内,也是江苏派出援鄂医护人员最多的医院之一。医院大厅里专门拿出一面墙壁,浮雕刻着著名的原版《希波克拉底誓言》(也被称为“医学生誓言”)。
南医大逸夫医院巨幅浮雕墙《希波克拉底誓言》
这一誓言是人类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在2500年前对学医者的警诫,被誉为古希腊职业道德的圣典。后世,医学生的入学第一课就是面对《希波克拉底誓言》宣誓。
作为《日内瓦宣言》的一部分,《希波克拉底誓言》已经后世修订到第八版。摘其部分译文与你们分享——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正式宣誓:
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人类;
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
我将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尊严;
我要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
我将用良知和尊严,按照良好的医疗规范来践行我的职业;
我将继承医学职业的荣誉和崇高的传统……
我庄严地、自主地、光荣地做出这些承诺。”
这就是白衣执甲的重量!
此外,你们还会注意到逸夫医院大厅里摆着一架钢琴。我曾好奇为什么?
一位逸夫医院的医生朋友,讲过有次去异国进修的经历。当时他抵达时是平安夜,外面很冷,但一进医院,圣诞气息扑面而来,有人坐在这家医院的大厅弹钢琴,很治愈。
这才是一家医院应有的样子。
同学们,你们未来人生的路还很长、很远,要面临的选择会有很多。无论是学业、专业,还是职业、事业。但不论你们做出何种选择,请尊重它,善待它,不辜负它,活出你们应有的样子。
今天,你们选择加入国际学院,也意味你们选择了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一处课堂。未来,你们面前的黑板上,挂的是世界地图;你们的身后,是强大的祖国。
最近,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新冠疫情,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海外华人打全场。”这虽然是句苦中作乐的话,但也足以折射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各种委屈和苦衷,以及对疫情影响下留学之路的担忧。
意大利18岁女孩Aurora Cantone手绘作品感谢中国
这里,我也想分享一些你们同龄人的选择。在中国疫情大爆发的1月份,国内特别是武汉防控物资告急。武汉医院收到的第一批物资,是年轻的海外导游捐赠的;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留学生刘狄青等几位同学自发成立了“百万口罩项目”第一时间支援武汉;罗切斯特大学的留学生“Jr”将勤工俭学挣得最多的一笔工资367.3美元电汇武汉;大量回国过春节的留学生腾空行李箱,将成千上万的医疗物资“人肉”背回……直到今天,很多捐赠清单上只留下海外留学生的落款,无名无姓。
澳洲中国留学生群体第一时间募集物资驰援武汉
疫情不论种族、不分国界,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坎。科学的阻击之外,唯有休戚与共,而不是歧视、恐慌、独善其身。在海外大学纷纷启动网课后,一些留学娃慎重选择后暂时回国,想必也遭遇了不少舆论热议。
近日,《光明日报》的一篇评论被迅速顶起,标题是《回国的他们,也曾包机送口罩》。下面不乏让人泪目的留言,“祖国的大门永远向孩子们敞开”、“祖国蒙难了,是他们第一时间捐钱捐物捐爱心,这是本分;现在孩子们有难处,游子归家过分吗?”
其实,世界本就是一家人。大疫面前,彼此更应该紧紧相拥。
图片来源:微博地瓜熊老六
写信的时候,刚刚从抗疫中缓过劲来的中国,不仅将“作业”公开给世界,而且已经给各国雪中送炭。武汉火速向韩国回赠了6万只口罩,中国运往意大利的31吨物资中带着康复者的血浆,各省医疗救援队再次集结出征意大利、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塞尔维亚总统含泪感谢“唯一伸出援助之手的只有中国”。
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战事最吃劲时,第一个公开声援我们的伊朗外长,日本送来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韩国总统的那一句“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还有巴基斯坦将全国医院的库存口罩倾囊相赠,蒙古国送来的3万只羊……
这场战争只有两个阵营,人类和病毒。
道不远人,人无异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截至3月17日的统计,全球已有8.5亿学生因疫情停课,约占全球学生一半。这两个月,南广国际学院一直保持着与海外合作院校伙伴们的紧密合作,发起启动了多国十余所院校参与的课程共享计划。疫情或许是场持久战,将有越来越多的全球知名教授和行业专家响应参与到我们的共享计划。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病毒阻挡不了爱心,更何况是教育!
与我而言,写信也是一种选择,如同备课。本来应该分享些入学预习规划、学习方法,推荐些好书和来自国际合作校的电子资源,但这些都是可以陆续传递、慢慢习得的“知识”。
“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为你掌灯伴读”。在这个大时代,你们的课堂是“山川日月”,你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你们最需要读懂的是“信念”。
什么是“信念”?在武汉最难的时候,一位戴口罩的老人,独自行走在夜色下的街头,用老旧的手风琴拉着二战时的苏联歌曲《喀秋莎》。这是“信念”。
什么是“信念”?前些天的意大利,留学生们拍回一段视频,罗马的街头,浪漫的意大利人自发举行“阳台音乐会”,高唱起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也是“信念”。
什么是“信念”?她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血液里、在人生要面对的无数艰难困苦中……
亲爱的同学们,我从招生老师的存档资料中,认真看过你们每一个人的线上面试视频,有些互动很有趣,很多故事也没有说完。但我记住了你们没戴口罩的脸,青春十足,未来可期。
我们约好,秋天见,告别口罩,尽欢颜!
图片来源:微博
加缪说,“每个冬天的句号,都是春暖花开”。信末,让我们用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迎接春暖花开!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国际处处长、国际学院院长
陈希
2020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