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21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江苏赛区决赛在苏州举行,我院由王汇雯、肖夏心、宋金洋、张晓冉、杨欢五位老师组成的大学英语组教学团队荣获江苏省季军,全国复赛二等奖。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创办于2013年,是面向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的大型公益赛事。大赛以引领教学发展、创新教学理念、交流教学方法为宗旨,以专业水准、规范流程、科学评价为原则,以多语种、多层次、多模式为特色,在全国高校外语教育领域广受认可,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 数据来源。



2021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在汇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将赛题定为: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通过本赛题,大赛旨在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领会教材理念,深挖教材内涵。

创新教学设计,落实育人使命。

推动协作共建,培养优秀团队。



参赛教师团队须共同设计、制作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视频,将参赛材料提交组委会,待组委会计算得分后公布获奖和晋级信息。



从初赛到复赛层层递进,最终获奖团队不仅需要扎实的教研知识、清晰的教学设计,更需要展现出创新与严谨相结合的治学态度。我校国际学院英语教师团队则以其夯实的专业基础与沉稳的教学风格在此次大赛中荣获江苏省季军,全国复赛二等奖。




我们就比赛的具体内容和设计思路采访了参赛团队,接下来就看看这支兼具幸运与实力的教师队伍是如何准备比赛的吧。

图片


课程概述:王汇雯


本次参赛项目结合本校的院校特色与教学对象的特点,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全面地从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方面展现了语言学习与育人相结合的外语教学设计,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中国智慧和英汉双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本项目通过完善的课程内容安排、合理增加相关内容的课外输入、丰富教学形式和工具辅助来保障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并且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入高效即时的反馈和评价体系,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定期开展能力测试以观测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提升;通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比如本课的网站设计,既与学生专业相关,又可以提升其对英语的使用,促进英文表达和跨文化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传达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个性品格,实现英语能力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有机融合。



教材教材使用方案:宋金洋


我团队在教材选择过程中,本着理念创新、目标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与评价创新六大维度,坚定走专业目标与育人目标相结合的路线。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在英语教学中,教材是工作蓝图,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资源。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应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教材选用尤为重要,具有迫切性。



目标定位:张晓冉


本次参赛课程坚持以语言学习和育人目标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坚持英语能力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有机融合。从语言学习角度来说,学生在完成线上线下学习后,能够理解论证材料在演讲中的功能性及重要性,学会如何提高公共演讲的信息度和说服力,同时,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使用本单元相关词汇、搭配和句型,比如国际热点新闻相关表达以及如何表达观点的句型等。从育人角度而言,学生在寻找材料、理解材料,辨析材料等过程中,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客观分析支撑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学会在不同的演讲情境中,选择合适的论据支撑观点;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有逻辑、有结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保证演讲清晰、恰当、有说服力,提升学生公共演讲的技能和信心;最后,学生能够坚定自己的立场,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传媒专业学生的国际传播力,从而传播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Demo教学设计:肖夏心


具体的教学设计是我参加比赛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因为这让我能够把日常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去精细地设计出一堂课,包括描述每个步骤。从列出课堂每个环节的框架到描述活动每个步骤的实施要求,这过程是一件令我有成就感的事情。在实际教学当中,相信大部分老师并不能将每天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挥霍在精细的课程计划写作上,但正是因为如此,通过比赛而获得的设计练习才更有意义。本次参赛的教学设计不仅仅让我获得了设计教学方案的练习机会,也融合了我对近期来的教学实践的反思和反馈;能够将这类教学比赛参赛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对我而言,是最大的意义。



教学评价:杨欢


我们在设计该课程评价的时候,非常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同时注重育人目标的评估。该课程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通过教学各主体的参与(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线上(课前知识预习)线下(教师反馈)评估结合,多向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通过期中和期末的量化测试进行,主要反映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教学阶段性效果,阶段性(例如课堂小测)以及常规性练习与反馈(例如课后project),及时发现学生演讲技巧的掌握问题并给予反馈的同时,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国际传播力,提升文化自信。从这角度来说,我们的评价不仅仅评价学生英语素养演讲技巧的提升,也强调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教育融入语言教学,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与运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直以来,南传国际学院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关注教学质量,关心教师发展,努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在紧张的备赛时间内,我院英语团队的教师们通过清晰的分工和线上、线下高频高效的交流,互相分享彼此优质的教学经验和技巧,不断精进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授课实操,并认真打磨设计方案和视频展示,2021再度收获了一项荣誉,这也体现了我院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取得的突出成效。